9月21日上午,由生命技术学院许煜泉教授领衔的“微生物农药申嗪霉研制与生产”成果通过教育部鉴定。该成果是经过15年生物合成机理的潜心研究,对野生菌株进行多代遗传改造,申嗪霉素发酵效价提高25倍,达到5克/升以上,居于国际领先水平。校长助理彭颖红,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刘燕刚、副院长粟莹,生命技术学院院长邓子新,党总支书记门妍萍等出席成果鉴定会。鉴定会由粟莹主持。
校长助理彭颖红代表学校向参加鉴定的微生物界、植物保护界和农药界的专家表示欢迎。彭颖红指出,在该项目长期的研制过程中,上海交大与有关方面组成强大的科研团队,实施了产学研的密切结合,申嗪霉素已经在上海成功实施了初步的产业化生产。在农业部和上海农技中心、上海农科院通力协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示范、推广和应用研究,实现在申嗪霉素在瓜果、蔬菜和粮食作物水稻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彭颖红表示,申嗪霉素已经获得农业部的正式登记,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已将申嗪霉素列入“十二五”期间的推广产品,上海交大将着手建立上海交大微生物源绿色农药研发中心,加快申嗪霉素的产业化步伐。
生命技术学院院长邓子新院士对该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是许煜泉教授十几年如一日潜心科研,持之以恒的心血结晶,不仅结出了硕果,而且培育了团队,是产学研合作的典范。许煜泉教授进行了项目研究汇报。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梁帝允进行了全国示范推广试验总结汇报,上海农科院研究员张穗作了应用技术研究汇报。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镇泰作产业化和市场前景汇报。
随后,与会专家前往金山区廊下万亩设置粮田和上海农科院庄行试验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
纹枯病是严重威胁水稻安全生产的病害,全国重点防治对象,每年防治面积达2.5亿亩次。高抗纹枯病的水稻种质资源较少,常规抗病育种至今成效不大;纹枯病抗性受多基因控制,难以运用现代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品种。
许煜泉教授介绍说,高效、安全、经济并与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申嗪霉素的研制成果,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粮食、瓜菜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的当务之急。